新闻中心>>行业动态

分布式供热简介

       分布式供热是一个近来谈论较多的话题,由于技术手段没有达到,至今在国内也没有几家供热企业真正得到正常使用。现在的分布式供热全称应该是“分布式变频智能调节供热”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知道,供热系统无效功耗最大的一块是电耗。由于传统工艺的限制,供热系统为了在保证流量的前提下兼顾最不利环路的供回水压差,热源处水泵扬程必须保证具有一定的余量。在国内供热系统中,这是一个普遍现象。每个热源的供热面积一般较大,小区内水利失衡比较严重,在调节各环路阀门时,造成的截流压力损失无法克服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分布式供热的基本思路:
        在热源处(锅炉房)设立低扬程循环系统,在满足热源处压力降需要的情况下,同时保证整个系统流量。在各个热用户端分别设置支线循环泵,取代了环路上的节流损失。支线循环泵在满足用户所需流量的情况下,扬程能够达到系统对应二次网压力降和用户端压力降之和即可。为了防止在运行中循环泵流量的变化影响到整个系统压力的变化,需要在供回水之间设置联通均压管。同时,循环泵采用变频控制。将过去靠热源处循环泵“一人推”的方法,变成了热源泵和支线泵“两人一推一拉”更省力的方法,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。由于热源处循环泵扬程相对较低,供回水压力在热源与用户之间会出现一个等压点。支线循环泵两端会出现供水压力低于回水压力的现象。因此,系统定压点需要设置在最不利环路的循环泵附近。
        分布式供热的优点是:
        所有水泵的能量基本上都用到了供热上,克服了环路阀门截流压降造成的能量损失。所有水泵的电功率之和比单一的热源处循环泵运行节电近30%。可以实现调度室统一管理,或者根据热力站参数实现自动化控制。
        存在的问题是:
        1、支线循环泵需要变频调节,实现远传控制或自动化控制时投资大。
        2、支线循环泵用在楼栋内时电源无法解决。
        3、系统定压点不在热源处,需要解决水源水量问题。
        4、小区供热面积偏大,各环路管线长度相差较大,各环路间压降差偏大的问题难以克服。仍然存在一定的阀门截流损失。
        5、分布式变频供热在理论上可以实现,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难以预知的问题。部分供热单位在试用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压力不平衡等问题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国外供热情况的简介:
        国外供热效果比较好的国家主要在欧洲,如芬兰、瑞典、丹麦、德国等,经济比较发达,人口较少且相对分散。供热方式和我们有较大的区别,一个热源所带的供热面积一般在4000平米左右,实现了分户热计量。
        供热方式是,热源处循环泵采用高温小流量循环,扬程只克服主管网系统较小的阻力。换热机组一般设在用户楼道内或地下室,采用小流量大温差方式进行热交换,因此换热器、循环泵的体积都比较小,电力消耗也较低。用户端散热器采用低温水,高温差散热。供水温度为55-60度,回水温度为20-30度。供回水管管径只有3分左右。我猜想,可能是散热器的热交换能力相对较高。这些国家从热源到用户整个系统都建立了节能的理念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结合分布式供热,探讨解决我们供热系统不利环路存在问题的可行性:
        在我们现有的供热系统中实现整体分布式供热,显然行不通。一来每个热源所带的面积较大,二来二次系统水利工况分布极不均衡,远端和近端的供热效果相差较大。三则地势差较大也影响了定压点位置的选择。
        就拿中心站为例,最不利环路在巨力北站和豪德东站,整体实现分布式供热,以上提到的问题显而易见。如果我们结合分布式供热原理,在各个不利环路上增加一台大流量小扬程的助推泵,在不影响其他环路供回水压力的情况下,改善该系统的水利工况,我以为会有一定的效果。
        如果思路可行的话,还有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考虑,如水泵设在供水管、回水管还是混水管上的位置选择。均压管满足均压的同时如何克服混水量大小的问题。采用变频调节是自动控制还是靠远传到调度室,由调度控制等在这里还没有想到的问题。
        虽然分布式供热是一个节能的好方法,虽然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。我觉得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供热企业迟早需要迈出这一步。